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,某家公司因為推出了幾個失敗產品、引發外界對其能力的質疑,該公司老闆在沉重競爭壓力下,強迫手下的開發團隊設計出能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,而且這個計劃中的新產品,得展現公司老闆與企業本身的能力與地位。
這家公司曾經推出過表現優異的類似產品,但是新設計擁有重要的新特性,又沒有分析模型能預測其性能;該公司旗下的設計師也是業界頂尖的,設計師本人卻對這個工作非常緊張,這超越了他先前的經驗,也沒有時間讓他慢慢摸索,老闆要怎樣就得怎樣做。
在產品設計中途,原始設計師退出了;該公司管理高層一直在改變產品規格,並要求加入更多能「驚艷世界」的新功能。該產品後來是完成了,但進行秘密測試後,測試經理不得不暫停測試以及第一批樣品的製作,以免導致災難性的失敗。
幸好,那個很強勢的公司老闆剛好不在、也無法聯絡上;其實也根本沒人有勇氣告訴他新產品開發失敗,他們希望那只是個意外。於是,該產品繼續走向量產、甚至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,公司還舉辦了盛大發表會,宣告新誕生的旗艦產品不但是最先進的,也無疑將展現公司的領導地位。
但恐怖的災難就此發生,該產品運作還不到一小時就自我毀滅,還讓許多寶貴生命在朋友、家人與競爭者眼前喪失;而那個還是不在家的老闆,對這件事的回應是:「輕率與疏忽的態度必然是最大的因素,而那些有罪的人必須受到懲罰!」
這個故事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?是跟最新的電腦作業系統有關嗎?是在說你們公司想推出的最新產品,卻老是過不了FCC認證,以致錯失市場先機嗎?還是在說你們公司首度開發打算上市的第一款高速串列式連結產品,卻因為缺乏足夠的訊號完整性經驗,所以連常見的地雷都避不過?
其實這個故事說的,是一艘命名為Vasa、在1628年8月10日下水的帆船,裡面提到的老闆,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(Gustavus II Adolphus);在Vasa正在建造與測試的當時,他正率領其軍隊侵略波蘭,並寄望他的新戰艦能夠幫忙贏得戰爭。
在那個時候,瑞典的海軍戰力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,而且只會建造單砲台甲板船(single-gun deck ship);古斯塔夫二世希望能藉由雙砲台甲板船的建造來展現瑞典國力,但造船是一門世代傳承的藝術,在瑞典Skeppsgarden的船塢、甚至是整個瑞典王國,都找不到會建造雙砲台甲板船艦的造船師傅。
Vasa的原始設計師Henrick Hyberstsson,試著用較保守的設計,為船艦上下砲台甲板分別配置了重量為24磅與12磅的火砲,但他卻在造船工作完成的一年前去世。古斯塔夫二世後來決定要展現更強大的軍力,要求在上層甲板也配備24磅的火砲,而由於國王的命令,新的造船師傅也只得照辦。
當時,為了要測試船艦的穩定性,會叫30個水手從新船的某一側跑到相反的另一側,看看船會不會翻覆;而Vasa在測試期間,船長Joran Matsson不得不在三個輪迴之後下令暫停,因為害怕船會真的翻過去。而目擊整個測試過程的海軍總司令Klas Fleming,本該報告國王實情以停止新船的設計,卻因為太害怕國王發怒,所以就不敢提船艦穩定性不佳的問題。
於是,在1628年8月10日,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4點鐘,Vasa滿載了90個水手與其家屬舉行下水典禮,這些水手的妻子與小孩獲准一起登艦,慶祝瑞典海軍的榮耀;新船將繞著海灣短短航行,然後回航。Vasa只張開了10面帆中的4面,從碼頭啟航,瑞典王國議會在寫給出征普魯士的國王的一封信中描述了當時場景:
「當該船艦離開了Tegelviken碼頭,一陣強勁的風鼓起了船帆,它立即往背風側用力地傾斜;當船航行到了Beckholmen小島,又一次輕微修正姿勢,但卻整個往右側傾倒;霎時海水從船身的砲門湧進,然後船緩慢沉沒,包括船帆、船上的旗子以及所有船上的東西。」這場首航的距離只有1,300公尺,卻讓25個包括水手與婦女、小孩葬身大海。
一個月之後,針對船艦事故的調查行動展開,但在聽了船長、水手、造船師傅與海軍總司令的陳述之後,最後沒有人因為這場災難受到懲罰。在沉船事件發生333年後的1961年4月24日,Vasa被打撈上岸,現仍完整保存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Vasa博物館中。
Vasa為何會沉沒?追根究底,它就是因為頭重腳輕,雙砲台甲板的重量加上那些桅桿,又沒有足夠的壓艙石──甚至該壓艙石的設計也不好,那是由許多圓形的鵝卵石所組成,會跟著船艦一起滾動,所引起的作用力會讓船翻滾得更厲害。
儘管過了400年,Vasa的故事還是能為先進的產品開發提供以下借鏡:
˙在產品開發途中,若是主管要求改變設計規格,請務必表達你心中的顧慮。
˙如果你正在試探產品性能的極限,一定要使用分析模型,在最後硬體完成前精確地進行性能預測。
˙當你完成第一批樣品並進行測試與量測工作,務必利用那些數據來驗證是否與預測相符;當未能相符時,要用那些數據來實際檢視設計內容,以判斷其侷限性。
˙千萬別猶豫向主管表達你的顧慮,老闆們最不想要的就是驚嚇。
(參考原文: A four hundred year old lesson for today,by Eric Bogatin)
http://www.eettaiwan.com/ART_8800622671_480102_NT_c8d73d96.HTM?click_from=8800062104,8979330627,2010-10-11,EETOL,ARTICLE_ALERT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